![]() |
|
發審委出"暫緩表決"拳
3天5家企業"中招"
有投行人士稱,這體現的是發審委從源頭上把握新股質量
發審委對IPO申請企業給出"暫緩表決"的頻率越來越高。繼9月26日和27日3家企業被"暫緩表決"之后,28日又有兩家企業發審委給出了"暫緩表決"的審核結果,分別是穩健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天永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由此,今年以來,已經有16家企業"暫緩表決",其中,9月份有7家。
對此,一位來自上海的投行人士昨日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越來越多的企業被出具"暫緩表決"的審核結果,體現的是發審委從源頭上把握新股質量,既不讓符合條件的公司被"錯殺",也不讓不符合要求的公司帶病上市。
據記者了解,"暫緩表決"第一次出現于2004年7月7日上會的宏潤建設。當時,發審部門并未給出"暫緩表決"的具體原因。
當然,被發審委"暫緩表決"的企業,并不意味著在IPO道路上就此止步。2004年7月28日,宏潤建設二次上會闖關成功。而今年以來被"暫緩表決"的企業中,媒體記者經過梳理后注意到,有3家企業在二次上會時同樣都獲得了通過。
業內人士稱,一般來說,IPO首發申請被暫緩表決,有可能是發審委關注到質疑的信息,也有可能是發審委因為一些反饋意見沒有審核清楚,具體個案需具體分析。
"總的來說,是發審委因為一些反饋意見沒有審核清楚,需要保薦人和公司補充資料進行解釋。"上述投行人士稱,而這也是從嚴審核的一個重要體現。
數據顯示,穩健醫療2014年-2016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5.1億元、18.19億元、25.6億元,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29億元、2.21億元、4.13億元;天永智能2014年-2016年以及2017年上半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2.39億元、2.95億元、3.82億元、2.16億元,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4737萬元、6047萬元、6309萬元、3806萬元。
而對IPO申請從嚴審核,該投行人士深有體會:今年以來,被否企業的數量大幅增加,已經達到了53家。
"從被否的情況來看,多家企業凈利潤未超過3000萬元。3000萬元成為審核的一條隱形紅線,在這條線之上的上會企業過會的概率就大;這條線之下則過會的概率會低一些。因此,現在凈利潤在3000萬元以下的項目,我們基本上都不接了,讓他們再等等。"上述投行人士稱。(.證.券.日.報)
上一篇:滬指漲0.06% 資源股全面反彈 次新股掀跌停潮 | 下一篇:無 |